CHINTERGEO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展览会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丨测绘地理信息赋能“数字检察”

by:admin
分享到:

测绘地理信息赋能“数字检察”

2022年7月28日,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明确省铁路检察机关承担秦岭、黄河流域跨行政区划生态环境检察工作。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结合检察机关工作需求,主动提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支撑,为“数字检察”插上翅膀。两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秦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工作。

——遥感技术——

让非法行为无所遁形

秦岭有许多条徒步穿越路线,在陕西省甚至全国“驴友”中都赫赫有名。近年来,在自媒体平台上,时常能看到“驴友”发布秦岭穿越的动态。“牛背梁”“光头山”“鹿角梁”等秦岭核心保护区成为网红打卡地。
“2022年7月,我们通过网络上发布的视频和照片发现这一线索。穿越活动频繁,人数众多,有些地方垃圾遍地,对秦岭核心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西安铁路运输分院(以下简称铁检分院)数字检察办公室主任牛东哲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秦岭核心保护区不得进行与生态保护、科学研究无关的活动。
铁检分院成立办案组,依法立案,这便是该院办理的第一件跨行政区划生态环境案件——“督促整治非法穿越秦岭核心保护区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也是铁检分院与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合作的开端。
“穿越路线的入口和出口往往不在同一个地区,违法主体较多、行政机关层级复杂,责任界定不清,这是我们办案面临的主要困难,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让困难迎刃而解。”牛东哲说。
自然资源部第一地理信息制图院为铁检分院提供了大量数据资源支撑,包括秦岭区域保护范围、保护分区、保护单元等数据,以及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等。技术人员在秦岭三级保护区底图上,叠加林业部门的矢量图,再叠加“驴友”发布的共52条徒步穿越路线信息,形成了既显示各林业单位管理范围,又显示是否穿越秦岭核心保护区的路线示意图。
“在图上,穿越路线经过哪些区域,哪里是一般保护区、哪里是核心保护区,哪块区域谁负责,全都一目了然。在听证会上,各个有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都心服口服,有效避免了扯皮、推诿。”牛东哲说,铁检分院相继组织召开了案件磋商会、公开听证会、公开宣告会,并向相关行政机关公开送达检察建议书。随后,有的行政机关制定了整改方案,发布了禁止进入自然保护区、秦岭核心保护区开展户外登山探险穿越等活动的公告;有些行政机关签订了联合保护协议,建立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
“如今,秦岭穿越行为明显减少,垃圾基本被清理干净,过去受到惊扰的羚牛又成群结队出现在高山草甸上。”牛东哲说。
目前,两家单位正探索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开展合作,“空天地”一体化加强生态环境检察工作。

——航空摄影——

实景还原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运城考察时强调,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不久前,位于安康市汉滨区的子午道遗址迎来了一次修缮,观音碥栈道遗址界碑旁的垃圾站被拆除,立起了文物保护宣传栏,宣传子午道的历史和保护现状。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千多年前,献给杨贵妃的荔枝就是沿着子午道这一连接秦蜀的重要通道进入长安的。铁检分院的检察官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子午道并未得到有效保护,存在标志设立不齐备、保护范围不明晰、损毁破坏未治理、保护措施不完善等问题。
“子午道作为不可移动文物,遗址跨度范围大,多分布在河谷、山地、密林等地貌复杂的地方,现场调查难度大。”检察官刘涛说,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帮助他们破解了办案难题,通过“天上看”与“地上查”实现协同作战,极大提高了办案效率。
自然资源部第一地理信息制图院的技术人员利用遥感技术,通过不同时期卫星影像叠加比对,明确了子午道遗址线路、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范围等;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高效进行了调查举证工作。
“子午道遗址保护涉及安康、汉中、西安三市多个行政部门,很多在深山里面,交通不便,我们不可能把听证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行政机关的人员全部带到现场去看。遗址到底有没有被破坏、破坏到什么程度,口说无凭。”刘涛说,自然资源部第一地理信息制图院的技术人员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对重点区域进行航飞和三维建模,还原现场。记者观看了演示,如同亲临古栈道遗址,就连岩石上的栈孔都清晰可见。“这就是我们在听证会和法庭上最有力的证据。”刘涛说。
铁检分院向相关区县的文物部门发出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向相关镇政府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各文物部门与属地政府夯实保护职责,持续加强日常巡查和隐患排查。如今,子午道遗址保护正在加强。铁检分院和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正在陈仓道和傥骆道等古栈道开展文物保护检察工作。

——融合创新——

空间信息助“数字检察”质效双优

2022年11月28日,自然资源部第一地理信息制图院联合部第二地形测量队、部陕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与铁检分院签署共建协议,成立“数字检察与空间信息融合创新中心”。
“地理信息数据资料只储存在我们测绘部门是没有意义的,而是要使之发挥最大价值,支撑服务检察工作就是有益探索。我们共建各方将依托‘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平台运行维护中心’和‘生态环境检察指挥中心’,通过信息共享、办案支撑、网格监测、理论研究等方式,探索建立测绘地理信息支撑跨区域生态环境检察工作的常态化合作机制。”自然资源部第一地理信息制图院副院长张向阳说,测绘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应用于秦岭区域、黄河流域跨行政区划检察工作,为铁检机关提供多维化、定制化、智能化的影像和信息支撑。
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还为陕西省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检察指挥中心平台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自然资源部第一地理信息制图院高级工程师谢飞介绍说,平台基于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数据和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数据,建立统一的实景三维“数字底座”,将所有案件信息放置于统一的空间参考中进行展示,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分析、交流和研判,实现案件管理的空间化、可视化和精准化。平台已在许多跨行政区划公益诉讼案件办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举证说服力和案件办理效率。
“在秦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方面,测绘部门与检察机关的职责、使命是一致的。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相向而行,进一步做好融合的文章。”铁检分院检察长王勇说,希望双方继续开展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取得更多创新成果,在更多领域推进合作。
“目前全国已有50多家检察单位来调研,学习借鉴我们的经验。他们普遍认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检察机关的办案当中,是值得推广的做法。”王勇说。
转自: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